▲戳蓝色字关注宁波税务
凡余姚人家,院前屋后都植几棵杨梅树。
文|吕潮良
又是一年杨梅红
江南的梅雨总在端午前后作别。蝉声尚未稠密,那向阳枝头已先攒满簇簇红珠子,浸过朝雾夜露的滋润,把积攒一春的甜酸都凝在了果肉里。
揭开青竹篾筐里的蕨叶,尽是粒粒胭脂殷红。取一枚入口仔细品嚼:汁溢馥郁、酸甜适宜,回味无穷。这本地杨梅有个好听的名字——“荸荠”,因其肉厚而核细、味甜而多汁,成熟时外表呈紫黑色,故而得此雅称。有宋诗赞曰:“五月杨梅已满林,初疑一颗值千金。味胜河朔葡萄重,色比泸南荔枝深”。《余姚县志》亦载:“其味冠绝诸果”。
展开剩余69%图源@李宇轩
此果虽味绝佳,但果季甚短,故采撷更倍耗心神。
寅卯之交,老翁已然起身,在灶间瓦瓮里舀来半瓢水,就着咸齑喝罢冷粥,竹篓往腰间一别便往雾里去了。山径上的草珠子浸泡了夜露,擦过粗布麻衫“簌簌”作响。为得那枝头最鲜甜俏丽的果子,他不得已借竿而上,像一只摘桃老猿,伛偻的身躯此刻倍添精神,不一会儿竹篓里已汪满红玛瑙般的果儿。晨光终于斜斜切过半片树林,汗水珠儿顺着老翁花白胡须滴落,他一手叉腰倚在树桠上,一手触摸着皲裂的树皮,好似在安抚一位老友。
图源@陈Hero
拣果时最见功夫,稍一错劲便会碰破皮肉,故焦燥不得。老妪将采回的果子齐齐铺在竹匾上,一目十行,指腹虚虚托着蒂头,十指翻飞,将那肉厚汁满的佳果风卷残云般扫入竹筐,指节上却不染半点绛红。这侍弄杨梅的劲头,比学堂先生批朱卷还认真三分。老翁拾起一颗品尝,清甜滋味在口中迸裂,他对今年果子的品质甚感满意,赶着早市担去街上卖个好价钱。
剩下品相略差的梅子也不会轻易浪费,生活经验丰富的农人双手总能化朽为奇。老妪从偏屋翻出几个老酒坛子,洗净晾干,倒入残梅,辅以冰糖,又取白酒灌至其中,至果实全部淹没,就将瓶口扎紧密封,极具地方特色的杨梅酒便制作完成了。待得半年许,将该酒倒置在碗里,那琼浆玉液,好似琥珀胭脂,在碗里泛着幽幽紫光,惹谪仙垂涎。
前日路过老街,见杨梅市集绵延数里,却已不见那白发老翁守摊叫卖。询问旁人,方知此翁已与世长辞,忽觉悲从中来:盖草木荣枯与人世代谢原是一理。
只是杨梅虽有岁岁红时,而故人已逝,倒比枝头果实更易消融在夏风里。完
本文作者吕潮良
国家税务总局余姚市税务局干部
该文刊登于《中国税务报》税收文化专刊
编辑:李一园 陈超超
头图摄影:王永春
声明:插图来自网络
策划:市局办公室
转载请注明出处:宁波税务
高新税务/刘馨澤/嬉笑的少年一路滑过辽河
奉化税务/童喆/一位自由的读者
海曙税务/杨珺/山野敬通 湖海元龙
记得星标!
发布于:北京市兴泊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