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京照相馆》的余温还未散尽,社交平台上关于剧情细节的讨论仍在发酵,不少观众已经在思考下一步看什么了。
但是别慌,倪妮、李雪健、张译等一众实力派已整装待发,他们为影迷们贡献了一大批精彩的影视剧。
从《东极岛》的怒海孤帆到西北高原的革命星火,这些影视作品凭借老戏骨的精湛演技,足以填补你的 “剧荒空窗期”。
如果要说最近话题度比较高的,非《南京照相馆》莫属。
这部电影自亮相以来,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深刻的历史主题,在影视领域激起千层浪。
其中讲的,是在南京大屠杀期间,百姓在吉祥照相馆避难时意外洗出日军屠城的照片,并死守底片的故事。
电影由王传君、刘昊然、高叶、王骁等知名演员参演,他们为电影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回想起《南京照相馆》在上映之前就遭受到各种争议。
有人说应该支持这类影视片上映,能够让我们铭记历史。
也有人说画面过于血腥,容易吓到孩子。
当然,在和平的年代,血腥的故事让人心里不是合情合理。
预告片宣传的时候,就因为言语粗鄙,画面恐怖未通过审查,如今的上映也是建立在被删减的基础上,不过这并不影响它是一部好作品。
从意义上而言,它呼应了近年来国际社会向我国捐赠“南京大屠杀”照片等史料的举动。
以影像的方式,将日军侵华期间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证再次呈现在大众面前。
影片中百姓们面对日军暴行时的不屈抗争,以及为守护罪证不惜牺牲生命的举动,让不少观众看之后深受触动、难以平静。
不过有赞扬就有批判。
部分观众诟病影片前半段节奏混乱,如爆炸、刺刀、血浆等战争场景一股脑呈现,镜头切换过快。
随后又突然转入安静的照相馆场景,节奏断裂感强烈。
刘昊然所饰角色前期一心求生,后期却突然英勇救人,其心路历程转变缺乏足够铺垫,让人难以理解。
以上对《南京照相馆》两极分化的风评,让它成为暑期档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。
无论风评好坏,看完这类电影后最难受的应该是戒断反应。
接下来就推荐三部同样是抗战题材,分别由倪妮、李雪健、张译参演的影视剧。
以上这三人的演技有口皆碑,拿倪妮来说,她最具代表性的抗战电影《金陵十三钗》备受好评。
她在片中饰演风情万种,又满怀民族大义的玉墨,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演员。
这次,她再度献身抗战题材,在《东极岛》中饰演阿花,同朱一龙、吴磊,共同开展一场海上大营救。
该影片取材自“里斯本丸沉船事件”。
讲的是1942年,东极岛渔民在目睹日军押送英军战俘的里斯本丸号被袭击沉没、日军意图溺亡战俘后,不顾危险出海营救。
他们在日军威胁下坚守道义,奋起厮杀,最终救出数百名战俘。
倪妮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阿花,是一名卫生员。
她凭借英语能力在营救中搭建沟通桥梁,还翻出航海图助力制定营救计划。
同时以卫生员身份为获救者提供帮助,是渔民群体中兼具智慧与行动力的代表,为营救行动的推进起到关键作用。
她为了演好这个角色,特意提前学习基础英语对话和急救知识,还专门练习了划船、潜水等海上技能。
为了还原渔民风吹日晒、久经风浪的形象,她不惜经历暴晒、水中极寒等各种环境。
可以说,由倪妮、吴磊、朱一龙三人领携主演的《东极岛》将会成为在《南京照相馆》后最让人期待的电影。
倪妮的电影要8月8号才上映,等不及的观众可以看李雪健老师现成的作品,一部2019年播出的《河山》。
这部剧没有达到“现象级程度”,只处于中上的热度可谓是被严重低估。
不过这丝毫不影响老戏骨们在剧中互飙演技,看过的影迷都直呼过瘾。
这次李雪健在剧中饰演陕西关中大柳镇的卫锡铬,这是一个极具民族大义的角色。
他曾带领乡亲们以古时迎接凯旋将士的方式,迎接为国捐躯的亡灵。
作为实力派演员标配,李雪健用皱纹、嘴唇、眉毛、背影等微表情让角色“说话”。
看了他在剧中的表现,只能让人赞叹一句,“不愧是老戏骨!”
剧中有许多高燃场面,如“永济血战”。
卫锡铬之子卫大河率领500人坚守永济城,面对日军优势火力,战士们伤亡惨重但仍浴血奋战。
他们打退日军多次进攻,还奇袭敌人炮兵阵地。
赛翼德以自己为诱饵吸引敌人主力,战至最后一颗子弹;
段德午为堵住防守缺口,抱着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,最后队伍打到只剩9人,可谓精彩绝伦,让人如临其境。
在永济血战的悲烈之外,张译出演的《刀尖》也一次次震撼人心。
虽然有挑剔的观众说日军和汉奸被过度降智、情感缺点火候,不过在剧情走向精彩和战斗场面激烈面前,这些问题都不是事。
张译在剧中扮演的金深水,身处伪满特工总部的复杂环境,表面圆滑求生,内心却藏着对敌人的憎恨和对信仰的坚守。
在面对战友牺牲、任务受挫等关键情节时,他的情绪表达并非一味外放,而是带着克制的张力。
比如得知重要信息被泄露时,从最初的震惊到迅速冷静分析,再到暗中谋划反击,整个过程层次清晰,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波涛汹涌。
正所谓细节之处见真章,作为影帝的张译,在高压环境中略带沙哑的嗓音和微颤的语气处处引人赞叹。
有次,金深水的身份险些暴露。
上级传来的一份重要情报莫名泄露,日本人和汉奸们开始疯狂排查内鬼。
一时间,保安局里人心惶惶,每一个眼神、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猜忌。
金深水知道自己已经处于风暴的中心,稍有差池就会性命不保。
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,他表面上不动声色,照常工作,暗中却开始不动声色地销毁可能暴露自己身份的证据,同时将疑点巧妙地引向他人。
在与敌人周旋的过程中,他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,但眼神中始终透着坚定与冷静。
诸如此类的情节数不胜数,让人看了之后意犹未尽。
有句话叫“以史为鉴”。
抗战历史剧虽然存在一定的改编成分,但是其中包含的意义是重大的。
它起的是居安思危的作用,特别是在和平年代。
从《南京照相馆》里前人拼死守护的相机底片,到《东极岛》上渔民们划出的新生之路,再到《河山》里黄土坡上的家国担当、《刀尖》中暗处交锋的勇气。
这些故事藏着民族的筋骨,都是我们不该忘记,也不能忘记的历史记忆。
这些老戏骨们用扎实的演技让我们记得,当今和平来之不易。
兴泊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